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

十二月賞鳥記之二

又到歲末年終,這一年騎了兩趟海外鐵馬行(日本60天、韓國10天),兩趟海外旅行(一趟是兒子帶我和他老媽、一趟是我們夫婦帶老爸老媽),似乎玩蠻大的!
自從買了小相機,兩年來無論騎車、爬山、旅行總是把它帶著,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和可愛的鳥兒相遇?其實賞鳥過程,那種無意間巧遇、記錄到的鳥兒,我會感覺更開心!
有時候鳥友告知哪兒出現了某某鳥,只要是鐵馬可到達的地方我也會去看看,但心態上就是能遇見是幸運,沒能遇見就當騎車運動看風景,都很棒!

231216(六)_新北大都會公園
紅尾伯勞,不是猛禽的小猛禽,因其進食習性而被稱為「屠夫鳥」。

紅尾伯勞,賞鳥也是考驗眼力的一種活動,蠻棒的!

斑文鳥(梅花雀科),俗名烏嘴畢仔,正努力覓食中…

黑喉鴝(鶲科),在台灣為不普遍過境鳥及冬候鳥。

黑喉鴝(鶲科),以前記錄過但沒這麼近,天氣冷羽毛澎成像一顆小圓球!


黑喉鴝(鶲科),或許這裡環境還不錯,已經在這裡停留好幾天了!


黑喉鴝(鶲科),冬候鳥通常補充完體力後,便會離開這裡繼續牠的遷移!


黑喉鴝(鶲科),小相機很難記錄到清晰的飛行版(當然自己技術也差)!

231218(一)_關渡自然公園
大鵟(鷹科),屬體型大的猛禽,平均身長65厘米,翼展達152厘米。

大鵟(鷹科),在台灣為稀有冬候鳥。

大鵟(鷹科),旁邊鳥友說拉屎了,準備起飛了喔!

大鵟(鷹科),結果並沒有,拉完屎梳理羽毛中…

大鵟(鷹科),看似要起飛了?

大鵟(鷹科),還是沒飛,只是跨步換個位置而已!

大鵟(鷹科),還好我是騎鐵馬帶著小相機賞鳥的,牠換位置我也來換個位置!

大鵟(鷹科),只見花嘴鴨從後方飛過!有看到、記錄到就好,不等了!

黑臉鵐(鵐科),騎著鐵馬到北投忠義小徑,這裡的田園和關渡自然公園是相連的,是許多冬候鳥會過境停棲的點!

黑臉鵐(鵐科),在台灣為普遍的冬候鳥。大都時候是在地面覓食,以草本植物的種子為主。

黃鶺鴒(鶺鴒科),在台灣為普遍的冬候鳥或過境鳥。

斑文鳥(梅花雀科),有人經過時牠就會暫時離開覓食區,停到電線上!

黃尾鴝母鳥(鶲科),在台灣為不普遍的冬候鳥。其實還蠻常遇見的!

黃尾鴝母鳥(鶲科),鶲科鳥兒有時算是好記錄的!

黃鶺鴒(鶺鴒科),有時躲很大但有時會出現你眼前喔!當然手腳要夠快,要不然也記錄不到!

翠鳥(翠鳥科),又稱魚狗、釣魚翁。

翠鳥(翠鳥科),鳥兒的警覺性都很高,我在橋上離牠有段距離,牠還是迅速躲進較隱密地方!

翠鳥(翠鳥科),捕魚動作很快,牠撲空、我也撲空(沒記錄到)!

翠鳥(翠鳥科),小相機&我的技術只能記錄呆呆版的!

?,空中有一隻猛禽飛過,但太高太遠又記錄不清楚,無法分辨!

綠頭鴨(雁鴨科),在台灣是不普遍的冬候鳥。可能數量相對少些,其實也還蠻常遇見的!

231219(二)_馬場町河濱
鸕鶿,基隆河有很大族群,新店溪則偶而見到牠們飛來覓食!

褐頭鷦鶯(扇尾鶯科),俗稱芒當丟仔,也稱布袋鳥因其巧喙可編織出酒瓶巢。


231223(六)_板橋新海濕地
鸕鶿,今天來了上百隻呢!希望新店溪裡有足夠的魚可餵飽牠們!


鸕鶿,降落時還是需要跨個幾步…

鸕鶿,不過距離我還是蠻遠的!

鸕鶿,小相機能記錄到,我已經很滿足了!

遊隼(隼科),空中有一隻猛禽飛過,亂槍打鳥影像雖模糊,但仍可辨識出就是牠!

遊隼(隼科),在臺灣為不普遍的冬候鳥及不普遍的過境鳥,僅有極少數為留鳥。

棕背伯勞,這一隻常出現在馬場町河濱,或許這裡是牠的領域之一!

紅尾伯勞,這一隻則常出現在華江濕地,牠是冬候鳥或許會再度遷移,也有可能在此度冬!

231224(日)_馬場町河濱
褐頭鷦鶯(扇尾鶯科),河濱常見的鳥兒,雖是普鳥還是覺得可愛就記錄一下!

褐頭鷦鶯(扇尾鶯科),劈腿功夫一流!


褐頭鷦鶯(扇尾鶯科),賞鳥若知道牠們習性、棲地、覓食處,就會較容易發現牠們!

黑鳶(鷹科),俗稱老鷹、萊葉(閩南語)。

白頭翁(鵯科),又名白頭鵠仔(閩南語),正在苦楝樹上用餐…

白頭翁(鵯科),苦楝樹果實這麼大一顆吞得下去嗎?

白頭翁(鵯科),是將其咬碎再吞食的呢!

鸕鶿,今天飛過新店溪的數量少一些,約2、30隻!


黑翅鳶(鷹科),牠正懸停在找地面上的獵物!

黑翅鳶(鷹科),懸停很耗體力,飛到對岸電線上休息了!

黃鶺鴒(鶺鴒科),覓食在地面,但休息時還是會停棲在樹枝上。

灰背眼紋白鶺鴒(鶺鴒科),白鶺鴒相對數量少一些,也較不常遇見牠們!


231225(一)_華江濕地
小水鴨(雁鴨科),在台灣是很普遍的冬候鳥。

黑鳶(鷹科),在華中、華江一帶數量算蠻多的!

231226(二)_新店桂山路
赤腹山雀(山雀科),在台灣是不普遍的留鳥,也是台灣特有亞種。

赤腹山雀(山雀科),冬季有降遷到低海拔的現象,捕獲毛毛蟲一隻。

赤腹山雀(山雀科),活潑好動不易記錄!

朱鸝母鳥(黃鸝科),羽色漂亮、鳴叫聲也蠻好聽的且容易辨識。

朱鸝母鳥(黃鸝科),只是有時候也是躲很大,要記錄就得等待囉!

小啄木(啄木鳥科),在台灣為常見的留鳥,牠的聲音也算好辨識,只是蠻細且小聲。

灰喉山椒母鳥,今天出現的數量不多,又高又遠不易記錄!

大彎嘴(畫眉科),聲音嘹亮但總是躲在暗處,對我和小相機都是考驗啊!


五色鳥(鬚鴷科),又稱臺灣擬啄木,但牠不是啄木鳥科的喔!

小卷尾,在淺山區我蠻喜歡聽見牠的聲音,因為牠是許多小型鳥的哨兵!

小卷尾,牠的飛行技術厲害,通常在空中捕食,所以會和小型鳥混群,並當起警戒工作!

小啄木(啄木鳥科),也是小型鳥混群其中一員。


朱鸝母鳥(黃鸝科),今天遇見三隻都是母鳥。

231227(三)_華江濕地
黑鳶(鷹科),飛行中進食嗎?

黑鳶(鷹科),後面有同類要來搶食啊!


黑鳶(鷹科),飛行中也能搶,厲害了!


黑鳶(鷹科),到手的食物被搶走了,一幅無奈的樣子!

紅尾伯勞

斑文鳥(梅花雀科),天冷、就是要擠一下取暖!


紅尾伯勞(伯勞科),賞鳥就是要能找到牠!

紅尾伯勞(伯勞科),都這麼遠了,不用警戒吧?

小水鴨公鳥(雁鴨科)

黃鶺鴒(鶺鴒科)

231228(四)_馬場町河濱
斑文鳥(梅花雀科),天冷又下雨,還是要填飽肚子啊!


粉紅鸚嘴(鶯科),在台灣為普遍的留鳥,也是台灣特有亞種。

粉紅鸚嘴(鶯科),是蠻普遍也常遇見,就是無法好好記錄牠!

粉紅鸚嘴(鶯科),偶而有機會全都露,但總是來不及追到牠!

遠東樹鶯(樹鶯科),在台灣為不普遍冬候鳥,躲很大呢!

231229(五)_馬場町河濱
斑文鳥(梅花雀科),天冷好兄弟擠一起取暖!

棕背伯勞(伯勞科),經過這裡總會尋找一下牠的蹤影!

231230(六)_台北植物園
綠繡眼(繡眼科),俗稱青笛仔,這個名字取自他的外觀及鳴叫聲。

綠繡眼(繡眼科),正努力覓食中…

極北柳鶯(柳鶯科),在台灣為普遍的過境鳥及不普遍的冬候鳥。仰角太大只看見腹部了。

五色鳥(鬚鴷科),仰角也是太大,做個記錄!

斑文鳥(梅花雀科),這一隻姿勢擺得不錯!

231231(日)_關渡公園
褐頭鷦鶯(扇尾鶯科),這光線、色調我喜歡!

褐頭鷦鶯(扇尾鶯科),這光線、色調我也喜歡!

麻雀(麻雀科),在都市鬧區環境中,麻雀可說是最普遍的鳥種。

台灣藍鵲(鴉科),在台灣為普遍的留鳥,平地的公園裡也可以見到牠身影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